首頁>>>行業(yè)應用>>>電信     [相關廠商信息]

融合中如何兼顧各方:三網合一挑戰(zhàn)執(zhí)政能力

2005/01/10

  IP Over DVB還是DVB Over IP,這兩張牌被廣電和電信翻來翻去。它們一方面用政策壁壘保證自己的陣地不混入異己,同時借助技術和市場的力量伺機進入對方陣營。在三網合一的大趨勢下,曾經固若金湯的政策壁壘正在逐漸消解。

  當年廣電實施臺網分離政策,一個沒有明說的目的就是希望剝離了節(jié)目播出業(yè)務的網絡傳輸公司,利用帶寬、音視頻內容等方面的優(yōu)勢加入電信市場競爭,通過和具有電信業(yè)務經營資質的企業(yè)組成合資公司,來同電信打一場寬帶爭奪戰(zhàn)。然而信產部的一紙文件攔住了一大批想通過合資變身進入電信市場的廣電企業(yè),分離出來的網絡傳輸公司只能靠收看、維護費維持營生。

  電信在廣電面前豎起一道政策壁壘。

  隨著技術進步,廣電又找到一條進入電信市場的通道——數字電視,廣電通過對有線電視網絡的雙向改造,可以名正言順地將某些原屬于電信范疇的增值業(yè)務劃歸為數字電視副產品,使廣電能夠涉足電信市場。雖然廣電找到一條綠色通道,但因為自身體制不順,數字電視推廣遭遇商業(yè)模式困境,進入電信市場的計劃也暫時擱淺。

  電信具有豐富的市場經驗,在成功阻擊廣電來襲后,希望通過網絡電視手段殺進廣電領地,嘗試繞過廣電通過牌照限制建立的政策防線。

  所謂牌照是“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一般說法是廣電總局已經發(fā)出了80多張牌照。廣電總局社會管理司網絡傳播管理處處長魏黨軍說,這種說法不確切,廣電總局的牌照是按照業(yè)務類別、接收終端、傳輸網絡等項目分類核發(fā)的,不能簡單疊加計算。一類是互聯(lián)網網站拿到的視聽節(jié)目播放牌照,這是數量最大的;第二類是在自己的專網里用計算機做終端接收的;第三類才是真正的網絡電視牌照,也就是通過互聯(lián)網技術,以電視機為接收端的傳輸牌照。

  廣電不愿透露第三類牌照發(fā)放數量,只是說包括央視在內的少數機構擁有。電信被排除在自辦節(jié)目播出的許可之外,甚至連中外合資機構也不得從事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業(yè)務。

  電信的突破手段一是拿到低級牌照向高級業(yè)務滲透;或者通過和傳媒合作借牌照行事;或者借殼,用另一個機構的名義拿到牌照在本機構運作。年底掀起的網絡電視熱潮似乎證明電信突破初見成效。

  然而廣電也有借助網絡電視反擊的可能。因為網絡電視最大的市場在移動終端接收,也就是手機看電視。現在的手機看電視都是通過移動網絡,質量差而且費用高,一旦數字電視地面?zhèn)鬏敿夹g得到應用,在傳輸地面信號的同時用一小部分傳輸移動終端接收,通過IP Over DVB,手機看電視將既便宜又好看。最近,韓國和日本正在實驗2.4G附近用數字音頻廣播頻段做DMB(數字多媒體廣播),拿手機用廣播頻道看電視。

  地面數字電視數據廣播與移動通信融合,將提供一種廉價移動寬帶互聯(lián)網接入手段,將對3G等移動數據通信產生巨大沖擊。

  成功融合的關鍵是解決運營體制問題,也就是電信和廣電兩個部門如何實現利益分配和合理結算,在目前各說各話,多頭管理的情況下,融合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但有消息說,明年將審議的《電信法》中將有“信監(jiān)會”和“三網合一”的條款,融合信產部與廣電總局監(jiān)管功能的信監(jiān)會將使電信、廣電合流順其自然,也許這就是年底網絡電視熱潮的背后政策驅動。

互聯(lián)網周刊


分類信息:  電信_與_媒體     行業(yè)_電信_新聞   行業(yè)_媒體_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