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技術>>>融合通信

發(fā)表評論分享按鈕

親歷中國移動CM-IMS的感受

2011/08/10

  從2008年開始,中國移動開始了CM-IMS的9省道實驗網建設,這是基于之前2006年開始的中移內部綜合信息網的業(yè)務試點的,2010年初開始了大規(guī)模的集采工作,從IMS核心網到業(yè)務平臺再到接入側設備。我很有幸,在不同階段在不同公司親身經歷了CM-IMS建設的過程,所以從一個親歷者的角度,說說我的感受。

一、初識IMS

  其實,IMS對于通信行業(yè)的各位同仁來說,不是什么新鮮概念,記得在2004年的時候,很多廠商已經開始忽悠IMS的概念了。其實,IMS的確是承載了固網移動融合的大概念,但是由于各個設備廠商出于各自的小算盤,所以目的也個不相同。而那個時候,中國移動的GSM話音短信業(yè)務還在高速發(fā)展,夢網業(yè)務如火如荼,相比電信、聯(lián)通、網通來說,中國移動更加關注的是3G到底選擇什么制式,所以多數的設備廠家不會IMS的拓展把主要精力放在中國移動身上。

  2005年開始,由于端局交換機網改、固網業(yè)務支撐以及小靈通慢慢趨于萎縮,中國電信、中國網通開始了整個中國通信史上的一次大的匯接局層面的改造工作,從技術選擇上,由開始的TDM匯接局改造支持SHLR變成了匯接層面的固網軟交換改造,這明顯是受到了中國國內的某幾個設備廠家的引導。但客觀上來說,兩大傳統(tǒng)固網運營商通過固網軟交換的改造一定層面上實現(xiàn)了網絡層面的固定移動融合,而且,花了很少的錢,改造了很多匯接層面的老設備。

  中國移動終于坐不住了。2006年開始進行了綜合信息網項目的建設,其實我覺得中移的思路很正確,因為IMS畢竟是一個新生的事物,他不同于電信、網通的固網軟交換已經有眾多的商用案例,IMS在2006年貌似還沒有真正商用的局點。中移將IMS業(yè)務定位于企業(yè)融合通信,同時首先選擇在其內部試點,把信息化程度較高的自身作為小白鼠,這個選擇相當正確。

二、IMS -> CM-IMS 實驗網建設

  2008年是中國電信行業(yè)劇變的一年。6家變3家,就像過家家一樣。移動、電信、聯(lián)通搖身一變都成了全業(yè)務運營商,中國移動整合后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原來的移動網絡的優(yōu)勢越來越不明顯了,而自己的短板卻凸現(xiàn)出來。政企、家庭用戶的缺失,固定網絡資源的匱乏、TD的先天不足都使得移動需要盡快的打破的瓶頸。這時,移動想到了IMS。

  隨即9省的IMS實驗網建設風風火火的進行了!說實話,我不大清楚什么時候中國移動開始把IMS自主創(chuàng)新了一把,變成CM-IMS,即使研究院的專家們不止一次的說過CM-IMS的特色,但我希望,CM-IMS不要像鐵道部的動車一樣,變的那么的“先進”。

  9省的實驗即考慮了參與的核心網、接入網和業(yè)務網的不同的廠家,也考慮了不同的網絡情況的省份。從08年開始到10年上半年,各個參與實驗網建設的省份進度不一,有幾個固網需求迫切的省,甚至拿實驗網當成商用網絡,開始了一系列的企業(yè)業(yè)務接入的商用。我參與了其中的幾個省份的實驗工作,發(fā)現(xiàn)大家關注多的還是業(yè)務能力本身,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作為運營商本身業(yè)務運營的實驗,這給后來全網建設造成了一定的隱患。在實驗網建設中,各個參與的設備廠家也各有想法,國內設備上把中國移動的IMS建設當成了第二個電信的固網智能化,希望能就此改變在中國移動核心網的已有市場格局,這種積極的愿望是好的,但是最終可能都沒能得到滿足。

三、CM-IMS 大規(guī)模建設

  2010年初,是各個參與CM-IMS建設的設備廠家最緊張的時刻,因為,經過了長時間的實驗、試用、體驗、匯報,中國移動終于要開始CM-IMS設備的相關集采了。全國31個省份均建設業(yè)務AS,同時也采購接入側設備,另外,核心網采用27+1的模式。一張全國性質的IMS網絡,也應該是全球最大IMS網絡建設,吸引了涉及IMS的所有設備廠家的參與。

  集采的工作基本上在2010年6月左右就告一段落了,隨后就是緊鑼密鼓的建設工作,由于很多省份對于固網接入和固定融合語音的需求迫切,有些地區(qū)已經有IMS的業(yè)務商用了,這一點也是CM-IMS的建設者相當欣慰的。但是,從整個網絡的建設過程中,還是遇到了一些實際的問題。這里就我所接觸到的談談我的感受:

  1、固網經驗的缺乏。CM-IMS雖然說是固網移動融合,目前的階段還是主要為移動來補齊固定網絡的短板。但是固定網絡的復雜性是之前大家沒有預見的,固網建設不像GSM、TD,移動網絡的建設和運營流程相對比較簡單,運營移動網絡,基本上可以簡單的描述成買SIM卡,開通、受理等相關流程都相對簡單。而固網則有很大的不同,從網絡的建設,到業(yè)務的運營,都需要一個端到端的團隊去支撐,很多時候是需要到用戶的企業(yè)或是家庭去開通,這點是前期大家有些忽略的。

  2、安全性的問題。傳統(tǒng)的TDM網絡雖然有很多的不足,但是有一點優(yōu)勢就在于安全。全IP架構下,如何解決用戶接入側、網絡側等一系列的安全問題是后續(xù)需要持續(xù)研究解決的問題。畢竟用戶不會習慣開通固定電話還要輸入用戶名密碼。同時,在中國移動的互聯(lián)網資源和市場還不足以對抗競爭對手的情況下,異網接入的安全性問題,也會越來越突出。

  3、亮點業(yè)務的缺失。其實,無聊是設備商還是運營商,都沒有辦法解決IMS缺乏亮點業(yè)務的現(xiàn)狀。基礎的Centrex、多媒體彩鈴、多媒體電話,在電信、聯(lián)通的固網軟交換時代都有,但是都沒有火起來。融合IPTV、多媒體會議電話、RCS等產品目前還都高高的飄著。

  CM-IMS的建設已經完成了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后續(xù)產品的推出,支撐系統(tǒng)的改造優(yōu)化,專業(yè)團隊的組建都需要中國移動的CM-IMS的建設者們持續(xù)關注!

移動Labs



相關閱讀:
三網融合穿越十余年的不竭魅力 2011-08-10
打造智能化融合應急通信平臺,維護社會安定繁榮 2011-07-29
IPTV何以沖出十面埋伏 如何運營亟待破題 2011-07-14
變味的三網融合亟需擺脫小農思維 2011-07-06
在融合中學會相互包容 盤點三網融合技術新進展 2011-07-05

相關頻道:  I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