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越來越火,然而,對于那些樂此不疲的跟隨者來說,并不是穿上了云計算華麗的“外衣”就可以宣稱自己是“云計算公司”,從“SaaS”到“云計算”還要有很多內功要修煉。
如果仔細辨別,我們不難找出SaaS和云計算之間的區(qū)別。
首先,SaaS為用戶提供的是軟件服務,而云計算則更傾向于出租網絡資源;其次,從用戶規(guī)模來看,SaaS目前主要針對中小型用戶,而云計算的用戶則以大型用戶為主;再者,單從廠商自身來看,目前涉足云計算的都是如IBM、微軟、雅虎、亞馬遜、Sun、EMC等廠商,一般都已具備相當規(guī)模,而且擁有自己的數據中心,而SaaS廠商進入門檻相對來說稍低一些。而從記者了解的情況來看,SaaS廠商多數沒有專門的數據中心,即便有,也小得不足以稱之為“一片云”,這也導致人們對SaaS的安全性產生質疑,通常人們會認為SaaS廠商在安全方面做得不如云計算。
騰訊聯席CTO熊明華曾預言,未來5年內,面對帶寬、存儲、電力、機房等成本的大量增長,中國互聯網企業(yè)的利潤可能會被吃掉,如果不能應對“云計算”的挑戰(zhàn),中國互聯網也許會面臨“崩潰”。
我們暫且不談中國互聯網是不是會因為“云計算”而“崩潰”,從熊明華的話中,我們不難發(fā)現,一個能提供“云計算服務”的廠商勢必要有這幾方面的能力——帶寬、存儲、機房、電力,以及強大的計算能力,只有具備了這些硬的條件,你才有資格提供“云計算服務”。
據了解,目前號稱自己是云計算服務提供商的Salesforce.com、微軟、亞馬遜、谷歌、IBM、Oracle等公司都在來搭建計算機存儲、運算中心。
目前,IBM在“云計算”業(yè)務上投入的收購、研發(fā)和整合成本已超過20億美元,建設其位于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的“公司歷史上最復雜”的“云計算”中心就將耗資3.6億美元。
而Peter也表示,他們已在全球有3個大的數據中心,其中,兩個在美國,一個在新加坡——“這主要是因為新加坡的花旗銀行是我們一個大的云計算用戶”。除此之外,Salesforce.com還計劃在歐洲建立一個數據中心,以滿足其不斷增長的云計算用戶需求。
要想具備云計算服務提供能力,除了“硬素質”的提高外,在“軟素質”上也要提高。Peter強調:“很多SaaS的提供商都在宣傳他們做‘云計算’,但其實你要看他們到底想往什么方向發(fā)展,因為要想走上‘云計算’這個方向,需要很多的技術投資。如果他們提供的只是一種標準化的服務,而且不是很昂貴,那他們還應該算是傳統的SaaS提供商,但如果他們想提升高度做可定制化的服務,這就需要更多的投資和技術研發(fā),那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是正在朝“云計算”這樣的服務方向發(fā)展!
這就好像微軟,一開始只是銷售它的Word和電子表格軟件,底層平臺僅供自己使用,而后來微軟發(fā)現這個平臺似乎更有商機,但到W3.1這樣的程序平臺(底層的平臺)出現在市面上,他們花了8年的時間,但自此他們成了操作系統的老大。
“Saleforce.com也是如此,我們開始只是銷售一些CRM的管理軟件,但從中學到了很多。我們花了8年的時間做有關銷售和企業(yè)流程自動化方面的服務,但是6年之前,我們發(fā)現我們應用程序建筑的基礎架構本身也可以作為一種服務在市場上提供,而這就是我們的“云計算”的平臺,我們決定向開發(fā)人員開放這個平臺!盤eter說。
中國軟件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