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放媒體聯(lián)盟(AOM)于 2015 年 9 月成立,聯(lián)盟成員包括谷歌、摩斯拉、思科、微軟、Netflix、亞馬遜和英特爾,成立該聯(lián)盟的愿景,是希望創(chuàng)建下一代互聯(lián)網(wǎng)視頻編解碼技術。AV1 是基于思科的 Thor(思科開源的視頻編碼解碼技術)演進而來,因此思科為 AV1 的誕生發(fā)揮了巨大作用。
- 新發(fā)布的 AV1 編解碼技術,能比當前廣泛應用的視頻編解碼技術的編碼效率提高 30% 以上。這使其能夠適用于最為苛刻的高分辨率和幀率應用。
- 它具有內置的屏幕編碼功能,可避免不兼容文件的互操作性問題。
- 它針對流媒體和實時播放進行了優(yōu)化,使其適用于各種應用。
- 同時更重要的是,其設計的首要初衷是無版權費的!
該過程中的所有參與者,包括 AOM 聯(lián)盟成員和 AV1 的使用者在內,都一致同意他們任何應用在 AV1 上的專利,都不收取版權費,并且編解碼技術也會被精心設計,以避免遇到技術阻礙,進一步保障了無版權費的實現(xiàn)。
數(shù)字視頻技術廣泛應用于通信、計算機、廣播電視等領域,帶來了視頻會議、可視電話及數(shù)字電視、媒體存儲等一系列應用,促使了許多視頻編碼標準的產生。ITU-T 與 ISO/IEC 是制定視頻編碼標準的兩大組織,ITU-T 的標準包括 H.261、H.263、H.264 等;MPEG 系列標準是由 ISO/IEC 制定。兩個組織共同制定了一些標準,H.262 標準等同于 MPEG-2 的視頻編碼標準,而業(yè)界通用的 H.264 標準則被納入 MPEG-4 的第 10 部分。
回顧視頻編解碼算法的歷史,尤其在下一代視頻編解碼算法的發(fā)展過程中,思科一直積極參與協(xié)議標準的制定。
Year | ITU-T | Neutral Name | ISO / IEC |
---|---|---|---|
1988 | H.261 | MPEG-1 | |
1996 | H.262, H.263 | MPEG-2 | |
1998 | H.263+ | MPEG-4 Part 2 | |
2000 | H.263++ | ||
2003 | H.264 | AVC | MPEG-4 Part 10 |
2007 | H.264 SVC | AVC SVC | MPEG-4 Part 10 SVC |
2009 | H.264 MVC | AVC MVC | MPEG-4 Part 10 MVC |
2013 | H.265 | HEVC | MPEG-H |
2014 | H.265 SVC/MVC | HEVC SVC/MVC | MPEG-H MVC/SVC |
- 2010 年,在 H.265 標準計劃草案征集階段,思科便參與到其中。在 H.265 標準初稿中,思科貢獻了五份議案的其中之一;
- H.265 標準采用了多個思科專利;
- 截止 2013 年最終制定 H.265 標準,思科每年定期參加4次會議推動最終標準化。
在思科協(xié)作最新的人工智能產品 Spark Room 系列產品中,都應用了 H.265 編解碼技術。
新的應用推動對更高質量、更低帶寬占用視頻的需求。4k 電視的到來,以及其他更多產品的出現(xiàn),也都在推動新視頻編碼技術向前發(fā)展。另外,消費者對高質量屏幕共享的需求,即在保持清晰邊緣的同時,也要實現(xiàn)圖像的高幀率。而像虛擬現(xiàn)實(VR)和增強現(xiàn)實(AR)這樣的新應用,更對編解碼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最初,業(yè)界許多人都把希望寄托在 H.265 上,認為它將是 H.264 的繼任者。不幸的是,H.265 的許可條件有些麻煩。目前已經(jīng)形成了三個專利聯(lián)盟,其中的一個尚未公布其定價,并且還有幾個專利的持有方未加入以上三個專利聯(lián)盟。從目前公布的價格來看,由于單位最低成本和最大年度上限的限制,一些高端系統(tǒng)以外的產品和項目不會首次應用 H.265。
AOM 聯(lián)盟的成立,就是為了應對這些挑戰(zhàn)并作出回應。而 AV1 的發(fā)布是在實現(xiàn) H.265 同等結果的基礎上提供無需授權費的下一代編解碼算法。在廣泛部署 AV1 之前,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這都是在新視頻編解碼技術推出前要做的典型工作,包括:硬件和軟件實現(xiàn)、實時操作的優(yōu)化以及互操作性測試。
我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AV1 視頻編解碼技術將會為互聯(lián)網(wǎng)下一代視頻發(fā)展鋪平道路。